注:本文内容汇总自某群的一些探讨。缘起为原消防局杜总针对智慧消防的几个问题。
本文仅供探讨。并无其他涵义。
问题如下:
♚
问题:
1、“智慧消防如何才能落地、生效”?
2、智慧消防如何才能助力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
3、智慧消防如何才能赋能全灾种大应急救援?
4、智慧消防如何才能提升社会消防管理水平?
5、智慧消防如何才能突破瓶颈健康发展?
6、智慧消防如何才能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
♚文字
目前智慧消防存在二个不够,一是顶层设计不够,二是底层深入研究不够。而通讯不是智慧消防的主要标志,只是一种基本手段。底层深入研究够不够,从一个企业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可以充分体现,象刚参加物联网消防大会的某爱、某曼、某通、某青等,从他们有关专利数量上看,有长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两个不够的原因我是深表认同的。不过这实在是与专利数量没有啥逻辑关系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两个“不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顶层设计和深入研究出不来?解决这两个不够的关键是什么?请指教。
底层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有研究而没有创新,这是什么研究?而创新必然是研究的结果,显然是相伴而生。而创新的最直接表现是专利。
其实每一个新兴行业都有一个从乱到治的过程,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探讨智慧消防真正的价值是什么,我的想法是有些问题不急于回答,尤其是一些过于超前的问题,我曾经一度非常热衷于建立和表达对智慧消防美好场景的憧憬,但经过几年来在市场中的实际体会,反而越来越觉得,做好一件小事,哪怕是智慧消防起到了一个小价值就是成功的,您在2号会议上的发言就说的很实在,举了北京一个老小区智慧消防的案例,正如您所说,我的第一反应和各位一样觉得这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深入想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啊,产业同仁能够把这样看上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做到遍地开花,就是最大的价值,然后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必然会随着新的需求的到来而日益清晰。
至于您说的后面问题,根本原因是创新目前还不能得到充分尊重,但这很快会有改变。
社会是由什么构成的?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单位、一个个行业,如果我们的科技手段能让这些单元都安全了,而且久而久之全社会都形成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习惯(我讲的延伸效果,这一点更重要)了,夫复何求呢???
您高屋建瓴、一针见血
曾经作为某湾控制器一层研发人员的我颇有感触,消防报警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大约30年了,有多少技术可以说是真正的创新,是从业企业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吗?从四线制到二总线再到二线制是创新,基于视频的各类火灾探测技术是创新,火灾分级预警是创新,可是市场呢?大多反应平平。其实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我们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能力,而是过多的关注了“虚”的东西,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实实在在做事,除了技术创新,我们更应该值得研究的是模式创新、生态创新。消防产业的原罪是火灾的小概率事件,加上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意识难以跟上的大背景,政府在推“智慧消防”的时候很累,从业企业更应向您所说将科技手段应用于一个个最小单元,形成延伸,这才是目前这个阶段智慧消防产业最需要投入的。
补充一个,某些机构一味的搞些莫须有的,从不关心用户要什么。
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各有各的任务嘛。位于市场一线的企业们别跑偏了就行。
技术应该是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不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手段,高大上也好,接地气也好,关键要适用,更要管用。目标是摆在那里的:少着火,别着大火。你,做到了吗?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基于产品实现功能,基于功能解决业主单位的需求、问题,这个过程中专业解决方案提供者从整体消防角度加以引导,使需求和引导专业化、完善化提供更专业得的消防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设备堆砌。智慧消防工程建设毕竟是要展现在人们眼前,实际效果好,契合程度高、价值突出就会产生正向的反馈效果,势必会对大的政策、小的政策产生良性推进和循环。
市场需求是在工作中有效率有质量的解决问题. 智慧能够增加效率,监督工作质量.熟知传统管理问题的技术人员是智慧最终的使用者,现在不能智慧的原因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前端开发的产品,传统的管理人员不能或者不会使用类似于农村道路颠簸, 有大奔没有用。得从自行车开始售卖 等村里路修好了,村里人有驾驶证了在卖奔驰 不然在先进的智慧平台开发了也没有意义。
我也发表点个人愚见
1,首先应该讨论价值观问题,
许多产品需求是厂家创造出来赚钱的,不是客户内在价值需求。不是消防安全本身的需求。
2,乱像的一个原因是,我们都在解决混沌问题,前面的价值观也是混沌的,解决的好了,大家的目标就更明确,解决的路径会有千千万种。
3,现状的混乱,是方法上的混沌。
智慧xx是介于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之间的一个新地带,许多人只看到互联网风口,却不学习互联网方法论,也不理解互联网价值观,反而各种走偏。
4,基于各个数据孤岛的智能系统。
我从企业管理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就是:首先是管理人员要有数据意识和理念,其次才用工具。我们也曾经历过尝试用大而全的系统约束人,但是最后都花了钱但是没什么用户,目前有效的方式: 以非常便宜的工具,核心人员参与不断迭代出有用的报表,指导经营工作,我相信城市级信息系统应该也是这种发展路径。
“智慧”的逐步全面实现,不能让一些基础性消防设备/产品/组件拖了后退。全国消防大家庭,太多家人还没有脱贫,更有一大部分还是小农思想,因为消防行业的特殊性,科技创新的氛围很重要。
一些电子消防产品,长期以来存在技术标准某些关键项指标要求过低,有的2015年前静电、浪涌、快瞬等甚至没有,2015年后才增加,但要求又偏低,基本上为3级,甚至2级。而1999年制定的DL/丅698一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中有关电磁兼容试验的严酷等级已经是4级了。那么4级和3级差别在哪?举例,拿静电项中空气放电来说,3级是±8kV,4级是±16kv,拿浪涌项来说,3级是±1kv、±2kv,4级是±2kv,±4kv。而温度要求更低,连C1级也不算,C1级是一5~十45,C2是一25~十55,C3是一40~十70,目前我们是一10度和十40度二种试验,而电力监测设备20年前基本都选用C3标准了。因此在这样的标准下的消防电子设备,要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可能性有,但概率太小。事实上标准是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消防如何才能落地、生效”?
1)有赖于单位主体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生产经营其他活动相比,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投入很大、不易见效的工作,消防工作的成效缺乏可信的考核方式。只要不着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单位及其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火灾相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仍属于小概率事件,从投入回报上考量并不是一件值得大量精力和资金投入的事情。
2)有赖于建立合理的单位消防工作评判方式。与上述单位责任主体意识不强相对应,监管部门对于消防安全责任的评判,多数与一个单位是否发生火灾或者火灾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只要未发生火灾,许多不合规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或者严重火灾,日常做得再好的消防工作也可能被一笔勾销。
3)有赖于供需双方的共鸣与匹配。目前,智慧消防正大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蓬勃发展,但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对当前的智慧消防技术和产品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可以分为需求推动型和技术引领型。
需求推动型的产品落地相对较好,因为需求推动型是先有了需求,存在迫切解决的共识,渴望通过技术和管理方案满足现实需求的动力。当符合这一期待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出现时,供需双方很快产生共鸣,落地速度快,成效好。技术推动型是随着最新技术的跨界和引入,其理念与产品的发展更多的在于供给侧,需求侧或者对新技术的理解不到位,或者对新技术的应用无动于衷,供需双方未能产共鸣。因此,智慧消防的有效落地和生效,需要创造供需双方加深了解的契机,相关消防论坛和活动需要需求方的大力参与。
消防监督力量有限,单位自主管理意识薄弱,消防专业知识缺失,个人觉得改变消防单位保姆式的监督检查,提高单位自主检查的意识,并提供一个专业并且容易上手的工具,再配合一定的宣传工作,可能对防火工作会有所帮助个人的一些思考,不一定正确。
您杭州会上的演讲我听了几遍,深受启发,个人觉得您讲得比较中肯也比较含蓄,您提到某些项目数据分析维度过多过细,各种图表,然后结论很单薄,拿到某个结论例如“风险等级中”接下来怎样做不知道,您也讲到设备误报率要降下来,报警后要能够确认故障点要能排除隐患,发现有异常的漏电流要能够精准排查到什么电器哪段线路,而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足,设想下值班人员使用我们的智慧消防,关心的一定不是我们的图表,这很疲劳,他们更希望的是直接弹框提示他要做什么,要更换哪个设备,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加进来,客户需要的是傻瓜式的应用,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智慧的一个点,真正理解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给他们真正想要的有价值的简单易用的,还请各位同仁指教。
我2018年年初拜访了某市消防某支队长(现在应该应急指挥),他们年初预算了1000万资金做自己城市的一级指挥平台,后续会继续增加资金并入整个智慧城市中,他说现在有四个厂家在做各类用户的消防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都在做自己的平台,作为下级平台,他说你们想做第五家可以的,我们欢迎,但不好意思,这是你们自己的商业行为,盈利模式如何,谁出钱是你们自己的事,未来如何变现实你们自己考量;
他说“你们底层平台那么多数据也不要都给我消防,设备故障报警状态异常这些是业主是维保公司自己的事情,我没有警力配个大屏帮着他们督导,我只关心两类数据,一是火警,你下面平台给出火警信息只是参考,我们电话复核真正着火了才出动抢险,另一类是用户单位和维保公司的合规性排名,这便于我们年底考评,改变之前派警员下去检查效率低还可能滋生腐败的情况,这个排名一目了然,处罚也有依据。”,,,以上一家之言,转述,仅供参考.
一点拙见:智慧消防主要包含智慧消和智慧防,重点在于智慧防,什么是智慧防?就是用智慧手段防火灾发生、防不能尽早发现、防不能有效扑救、防人员伤亡,而通过智慧手段防火灾发生是根本。但是智慧手段防火灾发生又只是整个火灾预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还有相关设计标准、产品标准、执行监管办法等。这里的产品包括建筑、材料、电器等。因为智慧消防的成果检验标准是火灾数量是否降低了,人员伤亡是否减少了,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多方齐抓才可能达到,也只有这样,智慧消防的生命力才会更加强大。
我在某地想这样推智慧消防:
1、先对建筑、设备设施、管理体系、人员等做全面评估,找到风险点,给出对应管控措施,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日常管控。
2、针对重大风险源,理论分析加数值模拟事故过程,制定应对方案,从而得到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3、建立在线培训系统与基于VR与BIM、CIM等技术的虚拟演练平台,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与参与演练,把培训与演练落实到位。
4、对设备设施做远程监测(传统的智慧消防),增加上防排烟系统监测、消防维保管理,增加有授权的有限远程控制实现双重保障与降本增效。
5、基于上述工作完成情况,对不同内容设置权重,得到不同建筑、社区、街道等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外公示让老百姓用脚投票,促进自我提升。
您在那里具备很多条件可以尝试。
谁出钱,会比以前贵吗?会有多出来对应的价值吗?
这个思路很好!科学评估找痛点,实事求是定方案,敢于担当去执行。提高意识搞培训,全民参与筑祥和。资金来源是基础,运营模式要可行。更要注重大运维,方能科技创平安。
未完。